
真正有在教學現場的老師,肯定能深深體會到現代小孩挑食的情況其實蠻嚴重,畢竟現在飲食選項太多,很多家庭甚至都是外食為主,學生吃習慣重油重鹹又油炸類的食物,自然會覺得學校的營養午餐不好吃。但其實老師如果能花一點點心思在午餐上,不僅能減少剩食的情況,至少也讓孩子在學校午餐攝取的營養是比較均衡的。
被小孩的挑食情況衝擊
這要從我過往的經驗說起,我在大四三週實習及畢業後半年實習的老師們,在午餐的飲食教育都做得很成功,孩子普遍都沒有挑食的情形(甚至吃超多XD),但老師們一開始怎麼做的我其實不曉得,只是在實習期間有注意到這件事,也這讓我對自己班上的孩子有了「不挑食好寶寶」的期待。
結果與本班孩子開學的第一次午餐就讓我直接傻眼,孩子問說能不能讓他們自己盛飯,我說那要每種菜都夾才可以,他們信誓旦旦的說好,雖然都有夾,但菜都還是剩非 常 多,最誇張的還有孩子豆芽菜只夾三根⋯⋯(是說三根豆芽菜等於沒有吃吧?)
制定策略鼓勵學生吃青菜
因為有點被學生的挑食嚇到,所以開始想些策略去改善這樣的情況。決定結合班級的獎勵制度而增加一條班規「全班的青菜老師分裝,能幫忙吃的盡量幫忙多吃點青菜,如果整個禮拜的青菜都有分完,全班加分」。但不能很專制的就直接執行,也要和學生說明這樣做的原因,因為他們在正在發育階段,營養均衡很重要,所以老師希望大家可以不挑食。
當然這樣的效果有限,有些孩子吃得很不情願,甚至非常痛苦,於是幾天後又滾動式修正班規,調整成「如果真的不敢吃某樣菜的孩子,至少要吃一口再到廚餘」慢慢的大家對於吃青菜這件事接受度才比較高。
老師也要以身作則
其實挑食這件事,不只是小孩子,其實很多大人也很挑食。
但是在教室裡老師跟學生應該要一識同仁,學生也會比較願意配合。我就向學生坦承我也有些不愛吃的食物,像是紅蘿蔔就超討厭,能不吃就不吃。所以老師不管你在家挑不挑食,現在在教室大家都得遵守「每一種菜都要至少吃一口」的規定,老師也會和大家一起做到。(遇到不喜歡吃的食物時,我也是硬著頭皮陪吃XD)
有些老師可能不喜歡在學生面前透露太多自己的事,不過對學生這樣的坦白,對我來說並不會傷害老師的尊嚴,而是用另種方式告訴學生,我們都一樣,都會有不喜歡吃的東西,也可以有不喜歡的食物,但是我們不會挑食。
與學生碰撞也要堅守原則
該開始,班上有個女孩Y對於吃青菜這件事十分的反彈,有一次脾氣上來了,為了一口菜和我僵持不下最後Y拗了整個午休,不吃就是不吃,我請她把青菜帶回家處理,也心平氣和的告訴她:「老師知道妳不喜歡,不過只要吃一口菜就可以倒掉了。既然這已是班規,大家要一同遵守,未來的每天中午都會是這樣,老師沒辦法通融,因為全班同學都也正在努力克服挑食的問題,妳可以選擇吃一口倒掉或是每天中午上演一樣的戲碼。」
過程中我沒有大聲嚷嚷,沒有獅吼,以平和的語氣和孩子溝通,孩子其實也很聰明,那天之後再也沒有發生過不吃青菜的事情。
從這件事我明白了一個道理,在班級經營時,如果已是規定老師就要堅守原則,遇到師生衝突也不能輕易退讓,因為每個孩子都在看著老師如何處理這些衝突。當然過程要理性優雅,孩子不是因為懼怕所以配合,而是讓孩子理解這些行為背後的原因,給孩子選擇的空間。
透過媽媽口中得知,Y在家挑食的情況是連家人都搖頭,自始自終,我不知道Y對於日後的午餐到底是什麼抱持什麼樣的心情,但偶爾瞥見她碗中的一小口青菜,莫名的很以她為榮。
堅持到底就會看見改變
和學生發生幾次不吃青菜的衝突,學生們漸漸的也就就會發現老師很認真,老師沒有開玩笑,真的要吃。慢慢的也就不用再整天特別督促這件事,孩子已經進入到自動化模式。

・五上我每天堅守崗位,確實分青菜。
・五下我把權力放給打菜的孩子分食,但條件就是青菜要分完,中間我一度又回去分菜,因為有些小孩開始想耍賴。
・很明顯的改變在六上,也可能這時他們真正在轉大人吧?大家食量劇增,不只是青菜,有時候副食或主食也會被清空。
・六下開始更誇張,我們班常常會不夠吃,還要去別班裝,別班的小孩經常看傻了眼,哈哈
現在回想起他們一開始極度挑食的樣子,真的覺得是不可思議的改變,也讓我覺得一路以來的堅持很值得,到畢業前,我敢自豪的說我們班肯定是學校裡最不挑食的班級!
我也有觀察到一個小發現,有些小孩其實沒有很挑食,只是因為以前同學都會說營養午餐難吃,反而不敢多吃!怕吃太多同學會講閒話吧!但在老師鼓吹吃飯的情況下,其實我發現後來好幾個孩子都默默的吃了好幾碗飯呢!
所以到底要不要管學生吃飯?
我的建議是不管的話老師午餐時絕對可以很輕鬆,要管的話就會很辛苦,但最後的成果會讓你很感動。我還記得小孩一開始會碎念說:「我們以前老師都不管我們吃青菜啊!」我也只能苦笑回應:「不過你現在的老師是我。」然後默默地挖了一勺菜到他碗裡。
對我來說,在管吃飯這件事情上利多於弊,首先,營養均衡有助於孩子發育。曾問過我的營養師朋友,他說孩子在成長階段,至少有一餐攝取的營養均衡,對孩子發育還是很有幫助的。而我們班小孩到六下,確實真的都長的人高馬大,夭壽恐怖。另外,鼓勵孩子吃飯也能減少減少學校的廚餘或剩食問題,有種加減有在愛地球的感覺啦!
若要執行,我也給各位老師一點點建議:
要在一開學就實施:像這種要改變孩子習慣的事情,建議在開學就佈達。不然原本都沒有要求,突然學期中開始要學生做到,困難度相對很高的!
保留適度的彈性:有時候營養午餐給的量會太多,這時候就不用真的勉強孩子要吃完,只要有達到初始設定的目的,每個人都有吃到就好。像是我們班普遍最討厭吃芥蘭菜,所以有時我也就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當作有吃完啦~
可以事先和家長溝通:在班親會上可以分享接下來午餐教育的作法,我遇到的家長都蠻認同我的理念,因此沒有遇到太多反彈,反倒因此收到許多感謝(?)
千萬要堅持到底:關於吃飯這件事,可能會經過或長或短的陣痛期,但如果決定要管就要管到底,如果因為幾次衝突就不管了,也會影響到日後的班級經營喔!
現在寫下這篇紀錄,突然想起因為吃青菜,我幾乎是摸透了全班對於青菜的喜好,有人喜歡高麗菜、有人討厭香菇;有人喜歡紅蘿蔔炒蛋、有人討厭地瓜葉;有人因為常常幫忙吃青菜,被我封上了「清菜部隊」的稱號,也有人瘋狂的喜歡吃毛豆而成為「毛豆怪客」,不曉得孩子畢業後會不會又回到以前挑食的模樣,但我相信這兩年,每一天的午餐都能成為你們回憶中很難忘的一部分。
以上是我的經驗,如果各位老師也有讓孩子不挑食的法寶,歡迎留言跟我分享喔!
莎拉老師